
文圖轉自黃美秀臉書
連我沒唸過書的阿母都看得出來,但為何這麼多人都無感??
何謂"優質或環保企業"??
社會成本算進去了沒? 政府或環評何時醒過來?
以下是2013/1/9 我幫人間福報的專欄提供的文章
其中 食蟹獴 是我台大動物研究所期間的碩士論文研究對象,感情深厚。重點是我阿母的話!!
希望可以提供大家(包括政府和企業)一些省思:
我們到底要留下甚麼給我們的下一代?? (世代正義)
獴!這是什麼東西?
臺灣有一類動物似乎只有老一輩的人才認識,因為牠們本來廣泛分布,但卻因自然環境惡化或棲地消失,而使牠們日益稀少或甚原離人群。牠們就是「狸」,台語俗稱「BA-」(意指狐狸),而中文本指野貓,日語則指「貉」。但稱為「狸」的動物,卻不一定和貓有關,例如果子狸(即白鼻心)、香狸(即麝香貓)、竹筒狸(即黃鼠狼)。不易見到這些動物當然多與牠們晝伏夜出的行徑有關,但還是有少數會在白天大辣辣出現的,例如食蟹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