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

【新聞資料】食蟹獴是台灣唯一


文圖轉自黃美秀臉書

連我沒唸過書的阿母都看得出來,但為何這麼多人都無感??
何謂"優質或環保企業"??
社會成本算進去了沒? 政府或環評何時醒過來?

以下是2013/1/9 我幫人間福報的專欄提供的文章
其中 食蟹獴 是我台大動物研究所期間的碩士論文研究對象,感情深厚。重點是我阿母的話!!
希望可以提供大家(包括政府和企業)一些省思:
我們到底要留下甚麼給我們的下一代?? (世代正義)

獴!這是什麼東西?
臺灣有一類動物似乎只有老一輩的人才認識,因為牠們本來廣泛分布,但卻因自然環境惡化或棲地消失,而使牠們日益稀少或甚原離人群。牠們就是「狸」,台語俗稱「BA-」(意指狐狸),而中文本指野貓,日語則指「貉」。但稱為「狸」的動物,卻不一定和貓有關,例如果子狸(即白鼻心)、香狸(即麝香貓)、竹筒狸(即黃鼠狼)。不易見到這些動物當然多與牠們晝伏夜出的行徑有關,但還是有少數會在白天大辣辣出現的,例如食蟹獴。

溪流的指標物種
食蟹獴可以說是評估溪流環境的指標物種之一,也就是說,有食蟹獴活動的溪流或濕地,代表該區環境污染程度低、開發建設較少,足以提供牠們生活所需的各項資源。然而,由於人為開發、污染或獵補等因素,造成生活棲地環境的持續破壞和減少。所以,牠們目前被列入保育類名單裡,屬珍貴稀有野生動物。

不信的話,請大家不妨想一想,西部低海拔地區,還有哪條溪流是清澈見底、蝦蟹成群的?溪流死了,食蟹獴自然也跟著就不見了。不見的,應該還有更多的東西,老人家應該最清楚。

最近我的阿母很感慨地向我說,現在的日子很不好過。她到不是看到經濟不景氣。因為四、五十年前,生活雖貧困,但起碼出去外頭晃一圈就可輕易地收穫到一些東西帶回家,下水摸蛤仔、用畚箕撈魚,或採野果,不容易餓著了。如今,這些自然食物都在家附近的鄉野間消失了,而只有現金才能買到這些東西,還得大費周章地搭車去市場呢。我們的自然環境品質變差了,阿母似乎比誰還清楚。

因此,我由衷地希望,哪一天搭高鐵橫經某條不知名的溪流時,可以看到攜家帶眷的「阿獴」朋友,穿梭於溪床上尋覓牠們最愛的螃蟹!那時,我將知道我們的溪流生態活起來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